
青岛大学附属医院
宋庆娜
92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李振国历经17天的生死考验转回病房,输液架上的五星红旗鲜艳而美丽;电视里正在播放国庆节阅兵典礼,当《钢铁洪流进行曲》的旋律响起,老人颤抖着抬起扎着留置针的手,向电视屏幕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。阳光透过窗帘,为他布满皱纹的脸庞镀上一层金辉,监护仪上平稳的曲线与长安街上的铿锵正步奇妙地同频共振。
凌晨的抢救室里,床旁监护仪闪烁着刺眼的数字:心率170次/分,血压61/35mmHg,血红蛋白3.1g/L。这位朝鲜战场的老兵在消化道大出血的生死边缘挣扎。当护士为他约束双手时,老人突然暴怒:放开我!这是命令!在他眼中,约束带如同战俘的枷锁。夏丹护士长一个箭步上前,紧握住老人青筋暴起的手:“报告首长!现在您的兵力‘血色素’只剩30%了,您必须守住阵地!”这熟悉的战场术语让老人一怔,暴起的青筋渐渐平复,眼中的怒火化作了理解。后来才知,在战争的炮火中,他也曾用这样的口令指挥着战友们坚守阵地。
接下来的治疗就像一场精心部署的战役,只是敌人换成了病魔。内镜止血精确打击,介入手术迂回包抄,输注升压药物和血液是弹药补给,可是持续下降的血色素表明胃出血还在持续,MDT会诊后决定实施“胃大部切除术”。手术前夜,李老颤巍巍地从枕下摸出一枚褪色五角星:“小夏,让它替我看阅兵吧。”“您一定要亲自看!首长,我们约定,术后我每日给您汇报战况!”夏丹将红星郑别在护士站最醒目的位置。
术后感染让老人陷入昏迷,从生活护理到专科操作,ICU护士日夜守护着。就算在迷糊混沌时,老人仍呢喃着“阅兵”,如同当年的冲锋号令。国庆日清晨,李老将约束带叠成五角星,与医护人员相赠的国旗交相辉映。老人紧握夏丹的手说道:“当年用战壕卫国,今日靠你们守护生命。”
这场生命拉锯战,是医者仁心的见证,更是两代“最可爱的人”的精神传承。在ICU的无形战场上,白衣战士用专业与爱心续写着新时代的英雄篇章。
来源:委宣传处
发布于:北京市方道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