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次带娃去公园,我蹲在地上帮孩子捡玩具,无意间听见旁边妈妈跟娃说:“你乖乖玩,妈妈再刷会儿工作消息就陪你。”可我看她盯着手机眉头皱成一团,孩子举着小花凑到她面前,她也只是随口“嗯”了一声。那一刻突然觉得,咱们当妈后好像总在“假装快乐”——对着娃强装笑脸,转头却在深夜里为育儿焦虑、为生活压力叹气。
其实孩子比我们想象中更会“读情绪”。我家娃曾在我跟队友拌嘴后,抱着我的脖子说:“妈妈,你刚才说话声音好冷,我有点怕。”那时候才惊觉,我们的不开心从来藏不住,就像小太阳被乌云遮住,孩子最先感受到暖意消失。咱们总想着给孩子买最好的玩具、报最棒的兴趣班,却忘了最珍贵的育儿资源,是妈妈眼里有光、嘴角带笑的样子。
想做快乐的自己,真不用搞得多复杂。早上留10分钟给自己,哪怕只是坐在阳台喝杯热咖啡,看看楼下的树影摇晃;晚上等娃睡了,打开喜欢的剧,吃口冷藏的小蛋糕,把“妈妈”的身份暂时放一放。带娃出门时,别总盯着他有没有弄脏衣服、有没有乱跑,偶尔跟着他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,听他叽叽喳喳说些天马行空的话,你会发现,快乐其实藏在这些“不赶路”的瞬间里。
展开剩余51%更重要的是,别把“完美妈妈”的担子压在自己身上。饭没按时做、衣服堆了半天没洗、娃偶尔看会儿动画片……这些都不是“失职”。我有次跟闺蜜吐槽自己带娃带得一团糟,她笑着说:“你看你儿子每次说起妈妈,眼睛都亮闪闪的,比任何‘完美’都管用。”是啊,孩子需要的不是一个永远不疲惫、不焦虑的妈妈,而是一个会开心、也敢承认“我今天有点累”的真实大人。
当我们愿意先让自己快乐起来,就会发现育儿这件事也变得轻松了。你笑着陪娃玩捉迷藏,他会笑得更疯;你哼着歌做家务,他会跟着扭屁股;你偶尔跟他分享“妈妈今天吃到好吃的蛋糕啦”,他也会学着把幼儿园的小饼干塞给你。快乐从来不是单向付出,而是我们先点亮自己,再把这份光传给孩子。
各位宝妈,你们平时都是怎么给自己“找快乐”的呀?是趁娃睡了追会儿剧,还是跟闺蜜约着喝杯下午茶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小方法,咱们一起做“会快乐、懂放松”的妈妈~
发布于:江苏省方道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